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贡献

来源:肥壤网 2016-10-03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贡献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贡献吧。

文史百科: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贡献

五四爱国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以往的反封建斗争,多以当权的封建统治者为直接对象,虽也对封建主义进行批判,但其深度和规模都无法与五四运动同日而语。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从思想文化领域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不妥协的斗争。所谓反封建主义的彻底性,是指它的坚决性而言的,即彻底与封建文化决裂,猛烈向中国封建主义进攻,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拖四十二生的大炮”,向之猛烈轰击。他公开声明:“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是何等的勇猛与无畏!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许德珩回忆说:“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高在哪里呢 高就高在它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死敌,为了救国救民必须与之作殊死的战斗。”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更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五四爱国运动暴发

爱国主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面最具凝聚力的旗帜,也是五四爱国运动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之一。作为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这种“本质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仅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投入反帝运动,以“直接行动”的方式参与了革命斗争,将爱国主义感情转化为直接的爱国运动;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与民主和科学精神相联系,爱国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爱国主义深化为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要爱国,就要救亡;要救亡,就要“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就是说,在国内要反对卖国的、腐败的封建统治者,在国外要反对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怎么样来救亡 就要学习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救亡推动了启蒙,启蒙促进了救亡。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奏,相互激荡,相得益彰,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特色,给予后来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并非仅仅指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而是泛指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精神。“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就是对五四时期民主涵意的概括。作为五四新文化旗帜的科学,并不是单指提倡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而是提倡科学精神或科学思想。民主是专制主义的对立物,科学是蒙昧主义的对立物。主张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与反对愚昧落后和迷信盲从的科学精神,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目标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革命的精神。

文史百科: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贡献

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在“德先生”、“赛先生”旗帜引导下的彻底的反封建斗争,与戊戌和辛亥时期的反封建相比,更加旗帜鲜明,更加丰富多采,更加理直气壮。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就没有五四如此宏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更不会出现五四运动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潮。毛泽东赞誉说:“五四爱国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资本主义衰败、社会主义兴盛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发生在辛亥革命失败、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之时,就必然为社会主义新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清道路。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勃兴,马克思主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五四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前提下产生的,这是五四爱国运动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的准备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无论是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毛泽东当年曾经生动地描述过这种情况:“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思想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五四爱国运动

奋斗,失败,救国理想的破灭,教育了奋进中的中国人民。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随着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华民族的危机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面对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现状,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在困境中求索。辛亥革命以后交织着胜利与失败、前进与倒退、民主与专制、复辟与反复辟、新文化与旧文化、侵略与反侵略等一系列极端复杂的社会矛盾,五四爱国运动正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上必然要发生的革命运动。它是当时的先进分子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获得新的革命真理而进行的一次改造社会的演习。它以辛亥革命所未曾有的姿态,力图从政治上、思想上对封建制度进行一次清理,用新的民主革命的风雨抗击专制主义的毒焰,呼唤古老中国的新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们这种弃旧图新的努力,昭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的转机。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五四以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呼声。正是在这种呼声中,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逐步被抛弃,社会主义受到普遍的关注,形成了一个介绍和讨论社会主义的热潮。先进的分子经过介绍、研究、比较、争论、实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天安门广场前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